無法無天的打擊神獸—BryceHarper

以下是過去365天,國民隊超級巨星Bryce Harper的數據表現: 數據 保送率 三振率 wRC+ WAR 三圍 全壘打 打點 純長打率 打席數   18.4% 18.0% 204 10.1 .335/.460/.680 46 113 0.354 657  超級荒謬的數字。除了荒謬,我想不到其他形容詞來描述這兩年的Harper,這樣的數據實在太扯了。0.345純長打率(IsoP,長打率減打擊率)在過去365天排行大聯盟第一,18.4%的保送率不只大於被三振率,過去365天Harper的這個數字在大聯盟也高居第二;過去365天Harper打下了0.472wOBA,領先第二名的Mike Trout大約0.062wOBA,這個數字等同於Trout和Logan Forsythe之間的差距,過去365天Forsythe的0.352wOBA「只能」排在大聯盟第42名,Harper過去365天的表現不只領先其他打者,是幾乎讓所有人都看不見他的車尾燈,ridiculous,right? 過去365天共657個打席,Harper替國民隊一口氣打下了10.1WAR,第二名的Mike Trout在多了34個打席的情況下,WAR值還落後Harper超過1勝以上。如果說過去幾年我們都認同Trout是美國職棒最頂級的巨星,那麼Harper將會是下一個強力挑戰者。除了荒謬至極,已經沒有形容詞可以套用在年紀僅23歲,

線上運彩

就打爆大聯盟眾家投手的Harper。23歲到底是什麼概念?根據現實情況,高階1A、2A這兩個小聯盟層級的平均年齡大約就在23歲左右;換句話說,一般球員在23歲都還會在小聯盟;然而Harper的23歲甚至還沒走完一半,他在大聯盟就已經留下了2207個打席、149wRC+和20.6WAR,附帶105支全壘打、0.235的純長打率。  還記得文章一開頭提到Harper過去365天的wRC+是204嗎?這代表Harper過去一年的打擊貢獻比聯盟平均打者超過了104%,同樣是荒謬至極。以下這項事實會讓Harper的成就看起來更扯:從1965年至2015年間,共有6922個打席數符合規定的賽季,而在這段期間大聯盟僅僅出現過七次單季wRC+破200的紀錄,並且有其中四次是Barry Bonds達成的。換句話說,儘管過去365天Harper的表現沒辦法被定義成「一個賽季」,但在657個打席內交出204wRC+,

QT電子老虎機

這也幾乎是歷史等級的高峰了。 在七個破200wRC+的賽季中,後來被發現使用禁藥的Bonds是在36-40歲達成四個賽季破200wRC+的紀錄、Jeff Bagwell、Frank Thomas是在26歲達成、同樣使用禁藥的Mark McGwire則是在35達成。至於沒有用禁藥的Harper,過去365天他的年紀只不過是23歲,歷史上根本沒有人能在23歲,就達到像Harper這樣的數據。事實上在剛才提到過的6922個賽季中(1965年至2015年),Harper去年球季的197wRC+足以排在第十二高的賽季,縱使他只是個22歲球員、很多人都還在念大學的階段。去年Harper一整季打下了9.5WAR、197wRC+,這在歷史上能有什麼樣的定位呢? 大聯盟從1871年球季就開始有數據紀錄,直到現在有大約145年的歷史了。因此,我找出了在這145年間,所有在23歲該季獲得符合規定打席的球員,歷史上總共只有492個球員辦到。在這492個球員中,只有四個人的WAR值大於Harper去年球季的9.5,

GB寶藏電子

而且在Harper前四位球員都是西元1943年之前的人。  如果是197wRC+呢?在整個大聯盟145年的歷史,Harper去年的197wRC+在所有的23歲賽季,僅僅輸給打擊之神Ted Willams,在1941年Willams創下單季四成的打擊率、和瘋狂的221wRC+/11.0WAR;但在Willams之外,歷史上幾乎沒有人的23歲表現明顯超越Harper。而且別忘了,我們還僅僅談到Harper的去年賽季而已,事實上Harper在19歲的時候就已經登上大聯盟,而且在19歲那年他就奪下了單季4.6WAR的不可思議成就。 過去四年,Harper以19-22歲之齡奪下了19.4WAR,在大聯盟歷史上排行高居第13,在他的排名前面,幾乎都是名人堂等級巨星:Ty Cobb、Ted Williams、Mel Ott、Alex Rodriguez、Jimmie Foxx、Mickey Mantle、Al Kaline、小葛瑞菲、Rogers Hornsby、Trout等等,

戰神賽特詐騙

幾乎就是名人堂的保證班。歷史很明顯的呈現,

體育投注

越年少得志的球員能有越高的機率進名人堂。不過,別忘記這只是Harper的22歲以前之表現。 有一個更恐怖的消息:23歲的Harper未來可能將會更兇悍。你能相信一個去年球季打出197wRC+/9.5WAR成績的怪物,今年的表現還再持續進步嗎?我們來看一些Harper去年/今年球季的數據。對,我知道現在球季才剛開打沒多久,一切都還只是小樣本,但至少在這些樣本中,Harper呈現出來的數據比往年還要更加進化。先來看幾項比較不受樣本數太小影響的數據: 年份 推打率 拉打率 滾地球率 飛球率 純長打率 被三振率 2012 31.0% 31.5% 44.6% 32.9% 0.206 20.1% 2013 23.4% 39.2% 46.7% 33.4% 0.212 18.9% 2014 25.8% 38.9% 43.6% 34.6% 0.151 26.3% 2015 20.8% 45.4% 38.5% 39.3% 0.319 20.0% 2016 23.5% 47.1% 30.0% 60.0% 0.491 11.6%   你可以發現比起過去,Harper這兩年的推打頻率降低、拉打比率增高、並且接續著去年「滾地球換飛球的趨勢」,今年的Harper更加極端,有60%的球都打在空中,徹底的變成一個飛球打者。可以發現Harper近年的滾地球率不斷降低、飛球比率不斷增高;搭配上越來越愛拉擊的習性,拉打更多飛球的Harper也反映在爆量的長打數據上。更甚者,Harper今年的三振率僅僅只有11.6%,雖然只是小樣本,未來要保持當然是頗有難度,但三振率是不用太多樣本就可以顯現一些端倪的數據,今年一開季的Harper顯現出來的狀態顯然是相當優異。以下是Harper生涯五年逐季的揮空率: 年份 揮空率 2012 11.8% 2013 11.0% 2014 13.8% 2015 10.8% 2016 8.2%  從表格可以看見,即便這兩年的長打能力不斷暴增,但可怕的是Harper完全沒有犧牲掉任何Contact,甚至在揮空率這個數字上,這兩年都接連創下生涯最佳;開季至今他的揮空率甚至不到10%。Harper自從進入聯盟後逐季的保送/三振比分別為:0.47、0.65、0.37、0.95、1.25,這兩年的進步幅度從很多地方都看的出來。Harper這兩年不斷進步的保送/三振比,除了他降低了揮空數,還有另一個重大理由:Harper好/壞球的辨識能力/耐心度明顯提高。以下是過去五年逐季出棒追打壞球的比率: 年份 O-Swing% 2012 33.7% 2013 30.2% 2014 33.2% 2015 28.0% 2016 23.8%  去年Harper追打壞球的比率比起2014年一口氣降了超過5%,而且今年一開季更是幾乎不追打任何壞球,當一個聯盟最恐怖的長打者不再追打任何壞球,那麼投手就有很大的麻煩了。再來,我們可以看另外一個數據:Contact%和Z-Contact%。前者數據代表打者出棒後擊中球的比率,後者代表打者對好球帶內的球揮棒之後,擊中的比率。打者越能擊中球通常是一件好事情,但如果打者大部分的擊球率都是增長在好球帶外的球,那麼打者的成績會比較難獲得成長—畢竟去追打壞球,就算擊中,品質也不會像擊中好球帶的球一樣好。也因此在這裡我們除了看Harper的Contact%,也要看Z-Contact%。以下是他過去五年逐季的Contact%和Z-Contact%: 年份 Contact% Z-Contact% 2012 76.2% 87.1% 2013 77.4% 86.1% 2014 72.7% 82.6% 2015 75.2% 83.7% 2016 82.1% 89.0%   不難理解為何今年Harper的成績會如此噁心 — 他不只提到了揮棒後擊中球的機率,當球投進好球帶之後,他揮棒後打中的機率也比往年都高。另外講到擊球品質,這兩年Harper爆量的長打數據和全壘打,首推他這兩年同時暴漲的Hard% —也就是擊出強勁球的比率。以下是Harper入行五年以來,逐季的Hard%: 年份 Hard% 2012 30.1% 2013 35.6% 2014 30.2% 2015 40.9% 2016 41.2%  很明顯的,這兩年的Harper完全就是另一個不同等級的打者 — 他的擊球型態越來越偏向拉擊型、而且越來越多球被打往空中、加上比以往更強勁的擊球品質,不難想見這兩年Harper的長打數據暴增的原因。雖然今年球季Harper不過打了69個打席,但他這兩季所有展現出來的數據,幾乎可以保證只要無重大傷痛,他會是未來幾年聯盟內最有威脅力的打擊怪物。別忘了,他現在才23歲,

QT電子自由國度

而他的數據還在一直進步當中……  圖片來源:http://www.zimbio.com/歡迎光臨MLB Corner收看更多棒球文章!!如果希望看到更多其他運動的好文,也歡迎找Kal El Sports粉絲團!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