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一獅的寒假作業:風風雨雨已經過去?

統一去年形象廣告裡那句話,基本可以用在今年也完全無違和。「2019年,我們經歷了風風雨雨。」因為傷兵問題,讓球團提早選擇走上開坦重建的路,最後吞下悽慘的70敗。 但你說這支球隊真的體質很差嗎?他們靠著幾乎一樣的人馬,前年打進挑戰賽,去年打進臺灣大賽。說真的,健康的獅子軍很強。但你說這支球隊體質很好,那替補跟主力又有明顯落差,主力只要一受傷就接不上來。 如果明年南霸天真的想成為Number one,大概還有很多事要做:影片來源:統一獅 Uni Lions 傷兵問題 今年統一的傷兵問題堪稱是臺灣版洋基隊,但不同的是洋基兵多將廣,一個下去還有一個,直到殺進美聯冠軍賽才輸給太空人。統一主力受傷後,卻沒有適合的人可以補上,

ATG電子賽特

戰績才一瀉千里。 總計今年前後有七名以上的主力進出傷兵名單,慘成這樣,你是想怎麼打?「減少傷兵」這種完全靠運氣,要去拜地基主的事情,我並沒有打算要求統一,太強人所難了。 我想說的是,請問今年這些受傷的主力,都已經回復到受傷前的狀態了嗎?今年受傷的主力,有陳傑憲、吳桀睿、鄧志偉、羅國龍、唐肇廷、陳重羽,就算不算羅錦龍跟羅里奇好了,這六個球員,都恢復到傷前的身手了嗎? 吳桀睿跟鄧志偉或許還好,季末復出看起來調整地還行,看起來。但鄧志偉受的是膝蓋十字韌帶斷裂這種幾乎是生涯結束的大傷,吳桀睿的傷是右肩撕裂,也是結束生涯等級的。雖然他們都已經開始在一軍出賽,但此等傷仍然不能小覷,隨時都有可能有後遺癥的發生。 至於陳重羽跟陳傑憲更慘,兩個人都是手骨折,前者上次一軍出賽是七月初,後者更是要遠溯到四月底。手骨折本來就是大傷,術後如果沒有做好保養,很容易舊傷之上再添新傷。圖片來源:運動視界圖輯 現在距離開季大概就是三個月,

威樂娛樂城

想請問統一球團,這些受了大傷的主力球員,他們的傷完全好了嗎?可以接受實戰了嗎?如果要為了戰績帶傷硬上,那不如繼續練新人還比較實在。 失速的年輕投手 統一這幾年的選秀,累積了一干年輕手臂,但這些年輕手臂,似乎約好了一樣,在今年一起失速。原因呢,其實差不多,大概都是因為疲勞。搞到最後,結算統一今年先發最多場的,竟然是潘威倫。 先從先發組開始講起好了,江辰晏雖然是職棒六年級生,但那是因為他19歲就開始打職棒,事實上他還比施子謙小一歲,今年六月中剛滿24。但過去五年,有三年都負擔了一百局左右的投球,對年輕的手臂來說很明顯負荷不了。事實上去年賽季末的核炸,或許就可以稍微嗅到一點味道。 圖片來源:運動視界圖輯他在受訪時曾經說,身體疲勞影響不大,主要是控球問題,花費太多不必要球數。但是,比較這兩年用球數可以發現,去年平均一局17.95顆,今年平均一局18.43顆,基本上沒有差別。就算看BB%,今年是9.38,去年是8.52,是有變差,但也沒很大差別。 想來想去,或許唯一他今年表現不好的理由,還是疲勞。 施子謙也是,準確來說他更慘。他高中甚至曾經因為受傷關機兩年,結果第一個完整球季,就直接投破百局。雖然因為這樣拿下新人王,但今年得到二年級生癥候群也很理所當然。 這兩位我想,在休賽季期間最需要做的事就是休息,

信用版娛樂城

才能解除身上的疲勞,好好迎接來年球季。統一獅的教練團在明年也應該適度控管他們在當先發時的投球局數,否則就又是另一個令人嘆息的故事了。 說到令人嘆息的故事,林子崴的來年該怎麼辦呢?林子崴如果狀況好,那肯定是2號甚至是王牌的料。但是過去,他一來受傷,二來定位有點模糊,搞得過去一直先發中繼兩頭跑。圖片來源:運動視界圖輯 明年林子崴的定位,餅總說是定位在先發,我也希望他可以以先發出賽,畢竟這麼好的投手,不先發實在太可惜。但一樣,需要控管他的投球局數,讓我們可以看到他真正綻放的那天。請別忘了,他也才24歲。 王玉譜也是先發中繼兩頭跑的受害者,他在2017年曾經投出過可圈可點的球季,但就只有那一年而已。隔年開始先發中繼兩頭跑之後,原本看起來好像好不容易適應的中繼角色,也連帶開始核炸,連兩年中繼防禦率破10。明年統一教練團也得好好思索一下他的定位,或許還是讓他回到穩定中繼,舒緩角色不明的疲勞,也可以分攤後援投手早已過多的工作量。 接下來是中繼後援組的,陳韻文上個月才滿24,但他卻已連續三年出賽超過45場,表現一直很可靠沒錯,但到季末他已經明顯露出疲態。劉軒荅跟他一樣,這兩個人是統一最為倚重的後援戰力。但如果再不找到第二個第三個可以輪替布局或結束比賽的人選,那很可能明年季中,疲勞就會拖垮場上的表現了。圖片來源:運動視界圖輯 總而言之,我認為統一在這個休賽季最重要的,是要紓解年輕投手的疲勞,同時也要確認每個人的定位,不要有一整年都先發中繼兩頭跑的情形,才能保護這些得來不易的年輕手臂。 洋將從哪來? 今年統一讓失望的一個原因是傷兵,另一個原因就是洋將。因為找洋將自始至終只停留在放話階段,所以連瑞安都可以待到球季結束,奧斯丁甚至是自請離隊,不是被踢走的。圖片來源:運動視界圖輯 但其實統一過去在找洋將上一直都不會縮衣節食,許多知名的洋將都是身披橘紅戰袍。今年會如此,大概還是主力球員傷兵過多,高層認為爭冠無望,提早放棄才會如此。 從現有洋將來看,明年唯一真的可能留用的,大概是亞力克,雖然帳面上成績沒那麼好看,但從季末表現看來,他已經開始逐漸適應臺灣,直接留用可以省地找新洋將還要等待適應的時間。 至於羅里奇雖然連兩季表現穩定,但一來今年曾經因傷休養許久,二來明年已經38歲高齡,我認為留用機會不大。就算留用,大概也得找人隨時在二軍被著,以預防因為年齡的可能大崩盤。瑞安嘛,

老子有錢娛樂城不出金

即使他曾經有那麼一剎那的美好,不過還是讓回憶就停留在回憶就好。影片來源:中華職棒CPBL 剩下的兩個洋將,理論上還是先找先發型的會比較實在,或是至少要一個先發,因為如果找雙洋砲,或是找兩個洋將然後都擺在中繼後援,固然看起來很豪華,但這就代表施子謙+林子崴+江辰晏+潘威倫,這四個人,要能穩定地吃下整年的先發任務。一個出差錯有古林補上,如果有兩個不穩呢? 我的建議是,三洋將還是都要找洋投,一開始可以以三先發為優先,避免過度使用本土投手,

運動彩券

也可以視春訓狀況調整洋投配置。以免如果一開始就找一先發二後援,或二先發一後援,但如果春訓時有任何一個預定先發的土投調整不好,會打亂整體安排。 先發輪值怎麼排? 前面提到年輕投手跟洋將,當然也得來討論一下統一的先發輪值到底該怎麼安排。 每一隊都是一樣,無論如何一定要有兩個土投可以吃掉每周的先發,除非真的有人可以找到那種殺到不行,投一休四還維持一定壓制力的洋將。但那種洋將,我想也不會來中職吧? 統一目前可以負擔長時間先發的,如前文所提,是江辰晏、施子謙、潘威倫、林子崴。古林睿煬雖然極有可能是未來的王牌接班人,但我想短時間內或許還是不要讓他進入一軍先發輪值比較好,以免升得過快揠苗助長。可以讓他在二軍伺機而動,等一軍先發表現不好或是受傷的時候,再順勢補上。圖片來源:運動視界圖輯 我想來年一軍的本土先發投手配置,還是會以上段開頭提到的四位,做為主力吃掉局數。但裡面有兩個問題,潘威倫雖然今年上演東山再起,

ATG電子孫行者

但是去年他大傷一整季,明年他又老了一歲,他今年已經隨著球季推移明顯有續航力不足的問題,明年這問題只可能變嚴重,不可能變好。 林子崴則是受傷復出狀況未明,而且過去他的手臂實在玻璃,沒有任何一季是投好投滿的。他的手臂到底能不能負擔一整年五六個月的消耗,是個大問號。或許到最後,還是會讓施子謙跟江辰晏吃下大部分的局數,只是今年就已經過勞的他們,明年該怎麼辦? 待退老將的安排 統一有四個待退老將,按年齡排下來是高國慶、潘武雄、潘威倫、陳鏞基。雖然說是待退老將,但單看今年的成績,他們四個其實都還挺能打的。高國慶是除了全勤的蘇智傑外,唯一出賽百場的野手。潘武雄跟陳鏞基基本分居今年隊上打擊排行榜一二名,潘威倫則是今年統一先發投手群唯一亮點。影片來源:麥卡貝運動頻道 但是,他們四個裡面,年紀最小的陳鏞基明年都要滿37,最大的高國慶已經高齡41,哪一天聽到任何一個人宣布退休都不意外。但這些人不只在統一隊史上是一代名將,這四個名字就算放到中職三十多年歷史,都是擲地有聲的人物。 那他們的退休之路,又該如何安排?他們任何一個人,都有權力打到自己不想打,投到自己不想投為止。但二軍新秀諸如古林睿煬、姚雨翔、張偉聖蓄勢待發,又要如何分配給新秀機會,而不至於枯耗青春?或許還是得看新任餅總的智慧。 說到新任的餅總,不知他得花多久時間才能上手一軍的調度,希望他不是另一個重建期的過渡教練,用完就丟。 統一作為唯一自元年以來沒變過的元老,其實是史上最多冠的球隊,但統一上次封王已經是2013年。悠悠轉轉,明年即將要七年未嘗冠軍滋味,那是明年了嗎? 延伸閱讀:中信兄弟的寒假作業:甜蜜的負荷樂天的寒假作業:連霸之路崎嶇難行富邦悍將的寒假作業:劍指三十一年?味全龍的寒假作業:百廢待舉的一年我們有我們的玩法:不可思議的擴編選秀 封面圖源:運動視界圖輯 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,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-什麼都聊廢文區!,